1月18日,園藝中心在溫室群景區舉行“2023新春珍奇蘭花展”新聞媒體通氣會,來自央廣網、人民網、 中新社、廣東電視臺、廣州電視臺、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信息時報等媒體的記者參加。 華南國家植物園將于2023年1月21日至2月6日期間,舉辦“2023新春珍奇蘭花展”系列活動,其中包括國家植物園珍奇蘭花展和“國保”植物、精品牡丹、嶺南濱海景觀棕櫚植物等9個特色植物展,并同時舉行華南國家植物園規劃發展歷程特展、13場科普研學、2個春節特別活動和科普課程等,向公眾講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 今年最值得期待的是國家植物園體系中第一批獲批的南北兩個國家植物園首次聯袂舉行蘭花主題花展。本次蘭花展的主題是“幽蘭迎雪至,玉兔踏春來”,由中國植物學會蘭花分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遷地保護委員會、國家植物園體系共同主辦的首屆蘭花展將在北京的國家植物園和廣州的華南國家植物園聯袂舉辦。 一、主題花展 位于北京的國家植物園的熱帶展覽溫室將聯袂展出100余種萬余株蘭花、年宵花。整個展區分為蘭花精品區,蘭花生境區、中心花園區、蘭花童話區及環形花廳五個部分。展示了兜蘭類、卡特蘭類、明星蘭花、藥用和食用蘭花等50余種,100余株。其中既有珍稀瀕危蘭花品種又有文化內涵豐富的蘭花品種。此外本次展覽中還展出了一種另類的“蘭花”,它就是被喻為偽裝大師的蘭花螳螂。本次展出了3只4齡1.5厘米左右指甲蓋大小的活體蘭花螳螂,搭配科普牌示,展示科普昆蟲與植物的共生關系,加強人類對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認知。 二、特色植物展 2.精品牡丹:本次共展示國色天香的牡丹精品17種,包括‘烏龍捧盛’、‘富貴滿堂’、‘紫二喬’、‘雪映桃花’等。喜涼怕熱的牡丹本來只能在我國的北方生長,現在通過科技手段反季催花,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花王”的風采,體驗跨越時空之美。(觀賞地點:熱帶雨林室) 3.嶺南濱海景觀棕櫚植物:本展以酒瓶椰、椰子、美麗針葵、檳榔等棕櫚科植物為主體,通過椰林與沙灘的結合,展現濱海景觀特色。觀各色椰子,辨真假檳榔,品海濱魅力。(觀賞地點:熱帶雨林室) 4.嶺南特色月季:月季原產我國,為我國的名花之一,現代月季的輝煌是以我國月季為原材料,進行雜交育種的成果。本次共展示月季品種30余種,比如‘藍色風暴’、‘莫奈’、‘摩納哥公主’等。(觀賞地點:熱帶雨林室) 5.桃花和菊花: 中國是桃的故鄉,桃花也是嶺南地區過年必備的花卉,菊花為花中四君子之一。本展以數種色彩豐富、形態多姿的桃花為主花,搭配貴氣高潔的菊花、大吉大利的大麗花等花材,營造了新春的熱鬧氛圍。(觀賞地點:正門內廣場) 6.繽紛鳳梨:鳳梨園展出的主要有光萼荷屬、彩葉鳳梨屬、星花鳳梨屬、麗穗鳳梨屬以及鐵蘭屬等約30個屬200多種(含品種),它們各具特色、有的葉片色彩繽紛、有的花序絢麗燦爛、有的獨具生存秘訣、有的極具經濟價值。(觀賞地點:鳳梨園) 7.抗骨質疏松植物:本展以“抗骨質疏松植物”為主題,展示淫羊藿、巴戟天、骨碎補、枸杞、了哥王等植物共計41科60種,同時展出抗骨質疏松經典名方等科普知識展板,提高公眾對自身健康及自我保健意識,增加對抗骨質疏松藥用植物的認知。(觀賞地點:藥園) 8.洋水仙和郁金香:洋水仙和郁金香都為球根類花卉,它們品種繁多,花朵艷麗,極具觀賞價值。本次展出的洋水仙包括‘魅力金唱片’、‘魅力陽光’、‘利普利特’等共計9個品種1000多株,還有世界名花郁金香琳瑯滿目的品種。(觀賞地點:蕨園) 9.舌尖上的嶺南植物:本次展出嶺南特有植物50多種,包括五指毛桃、番石榴葉、艾草、鳳尾草等褒湯材料;紫蘇、薄荷、糯米香、羅勒、迷迭香等日常調味料;金桔、佛手、番石榴、人心果等從餐桌走向日常保健的植物等。(觀賞地點:大草坪辦公樓) 三、特別展出 四、科普研學 迎新春主題科普課程(研學活動)6場 五、春節特別活動 1月22日至2月18日:夜游華南國家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歡迎公眾來園賞華燈、覽風景、品美食、享生活,體驗閑適的假期。
園藝中心園林園藝部部長李素文向媒體記者詳細介紹了本次花展的情況、特點及花展期間即將舉辦的各類科普文化活動,并就與花展及系列活動的相關事宜等回答了記者提問。
華南國家植物園珍奇蘭花展:華南國家植物園是國內最早開展蘭花收集、保育與研發的科研機構之一,科學家采用無菌播種、無性克隆技術、花期調控等技術,使形態各異、斑斕多姿、馥郁芬芳的蘭花于春節集中綻放。此次珍奇蘭花展是華南國家植物園首次聯合國家植物園,一南一北同時展出。此次共展出來自海內外的兜蘭、迷你蝴蝶蘭、香蕉蘭、多頭兜蘭、領帶蘭、魔鬼文心、達爾文蘭、猴面蘭等共計550余種。另外還有華南國家植物園自主研發品種‘玉瑩兜蘭’、‘園春兜蘭’、‘迎春兜蘭’、‘象牙虎頭蘭’、‘綠如意’等。(觀賞地點:溫室群景區、蘭園)
1.“國保”植物:華南國家植物園作為植物遷地保護的核心骨干力量,目前遷地保護了珍稀瀕危植物643種、國家重點保護(簡稱“國保”)植物337種,與其他植物園和自然保護區等共同構成了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諾亞方舟”。本次“國保”植物展,精選華南國家植物園,多年來引種保育的10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首次和公眾見面。它們包括8種形態奇特的蕨類植物和2種葉型迥異的蘇鐵科植物,如形似“七葉一枝花”的七指蕨、植物界的“大熊貓”中華水韭,還有地球“活化石”德保蘇鐵等,這些植物的發現都曾引起不小的轟動,通過對這些珍貴植物的研究,我們可以更進一步了解地球的變遷和物種的演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邢氏水蕨,它是為表彰華南國家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在過去數十年間,對海南植物調查研究的貢獻而命名。(觀賞地點:熱帶雨林室)
回望·前行——華南國家植物園規劃發展歷程展:通過植物園建園至今的五次規劃調整概況,回顧“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峰回路轉”園林特色的形成過程,展現踐行“科學的內涵、藝術的外貌、文化的底蘊”建園理念的歷史與未來展望。(展出地點:北門門口)
“專家帶你賞名園”系列自然導賞(7場)
1月22日(初一) 赤兔燈籠課:赤兔納福 萬象更新
1月23日(初二) 壓花畫課程:玉兔迎春 平安喜樂
1月24日(初三) 自然游戲課:植物新年運動會
1月25日(初四) 壓花臺燈課:朵朵心花開 盞盞心燈暖
1月26日(初五) 沉浸式玩耍一天營
1月27日(初六) 一起來采紅松茸
1月22日至1月28日:打卡“嶺南植物之美”,賞嶺南特色植物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