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100多名師生來到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地學與資源科普基地開展本科生認識實習教育活動。此次活動的目的是通過報告和參觀學習,讓學生們了解有機地球化學及相關學科發展,提高對海洋科學學科化學研究領域的興趣。
合影
廣州地化所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干研究員為同學們作專題講座。報告從什么是學問切入,講述中國科學院的文化脈絡,引出地球化學和資源環境,為同學們介紹廣州地化所和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特色。整場講座以歷史名人名言和科學家的座右銘為引,希望同學們確立正確的科研思想,激發學生們的科研興趣,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貢獻。
張干研究員作專題講座
隨后,師生們先后參觀了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14C專用加速質譜儀和大氣反應煙霧箱等大型科學儀器,以及多種質譜分析儀器實驗平臺。科研工作人員介紹了各類科研儀器和研究平臺的基本實驗原理和操作流程,重點介紹了14C加速質譜儀用于定年和示蹤、大氣反應煙霧箱用于大氣污染形成機制研究、多種質譜分析儀器用于對不同的環境介質進行污染物分析鑒定等重大科研儀器在地表環境監測與保護、地球各圈層地質特征研究等領域的具體應用。
參觀實驗室
在地學與資源科普基地標本陳列館,同學們仔細觀看了館內各展區的科普圖文,近距離觀察各類巖石、礦物、古生物、能源等標本。科普館老師就地球結構、地質地貌、礦產資源、寶玉石、古生物等系列主題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分享了近年來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和發現,介紹了涂光熾院士、陳國達院士、傅家謨院士、謝先德院士等老一輩地質學家的科研工作事跡。
參觀標本陳列館
本次參觀學習活動內容豐富,師生們反響熱烈,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的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廣州地化所濃厚的科研氛圍。希望此次活動能提高同學們的科研熱情,增強對海洋化學研究的理解和主觀認識,激發其創新創造潛能,學以致用,追求真理,形成良好的求知和治學理念。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