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化所開展“科普零距離,你我共精彩”2023年廣州科普開放日之科普游“雙減版”活動。炎炎夏日擋不住暢游科學知識殿堂的路,50多位市民參加了活動,科普基地為市民開啟一場生動有趣的“探索地球奧秘,珍愛地球,關注環境”為主題的科普之旅。
合影
在科普基地講解員的帶領及講解下,大家參觀了地學與資源科普基地標本陳列館,近距離地觀察認識神奇的地球實物標本。講解員向大家介紹了宇宙、恒星和地球的形成和元素的產生,地球的圈層結構,三大巖類的形成及特征,金屬、非金屬礦產的開采等地球基礎科普知識。從流光溢彩的珠寶玉石到千姿百態的古生物化石,從生物的進化到古人類遺跡的發現,從隕石坑的形成到物種的滅絕,從化學能源的利用到地球環境的保護……講解員豐富多彩、生動易懂的講解,讓市民們在輕松暢快的氛圍中感受著地球科學的奇妙,小朋友們也饒有興趣地在偏光顯微鏡鏡下觀察巖石薄片和各類標本,他們不時發出陣陣驚嘆,被地球家園的魅力深深折服。
參觀標本陳列館
小朋友互動體驗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哪些石頭被我們悄悄地“吃”掉了?這是什么石頭,這么神奇?在多媒體報告廳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吳世軍副研究員為大家帶來科普講座《“石頭可以吃嗎”》。講座通過一個奇怪的“吃石頭”現象引出主題,以相關地方飲食為引入點,從藥物、飲食、飲水、呼吸等方面介紹了與“石頭”相關的常用礦物藥、鹽礦、水垢、大氣顆粒物等,普及了相關知識。地球上這些小小的“石頭”,卻有著大大用處的,實在是令人感到驚奇!科普講座讓孩子們打開眼界,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對于日常生活的觀察興趣。
吳世軍副研究員作科普講座
最后環節,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溫高壓實驗地球科學中心和二次離子探針質譜儀等大型科學儀器和實驗平臺。一進入實驗室,大家就被精密的高科技儀器吸引了眼球,認真聆聽科研人員關于這些大型儀器科學原理、主要功能、作用以及擬解決的科學問題的講解,并認真觀察實驗樣品,并提出了不少有趣的問題。
參觀實驗室
此次活動現場反響熱烈,許多市民贊嘆地球科學的博大精深,不僅讓公眾了解地球科學的知識,探索地球的奧秘,同時讓市民更加懂得珍愛地球,關注環境,激發探索自然奧秘的熱情,得到了市民的普遍贊譽。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