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有10個同位素,是所有自然界元素中擁有同位素最多的元素,其地球化學性質表現為中等程度的親鐵和親銅性,在巖漿分異過程中表現為不相容性。這些地球化學性質使Sn同位素體系能夠應用于研究火成巖的成巖過程;太陽系和天體的形成及演化;Sn礦床的成因等方面。此外,Sn同位素體系還可以示蹤有機錫化合物對于環境污染的影響,在考古學中,其還被應用于青銅器的鑒定以及制作青銅器礦石原料的來源。
由于地質樣品中Sn的含量較低而且其同位素受到的干擾較多,對其同位素進行高精度測定還存在困難。目前Sn同位素分離方法存在流程復雜、效率低以及干擾元素分離不完全等問題,而且缺乏國際地質學標樣的Sn同位素組成參考標準,這些問題制約了Sn同位素體系在地球科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實驗技術平臺王朝陽博士研究生、羅震宇高級工程師、李杰正高級工程師及其合作作者對Sn同位素的分析方法進行了改進,開發了利用AG-MP-1陰離子樹脂和TRU-Spec萃淋樹脂兩柱分離技術(圖1)。整個分離流程Sn的回收率> 90%,且純化程度極高。在此次研究中,首次應用了組成為117Sn-119Sn的雙稀釋劑來校正儀器的質量分餾,使用δ120/118Sn NIST SRM 3161a來表示Sn同位素組成,這種方法極大地降低了干擾元素對分析結果的影響同時也提高了質譜測量結果的精度,NIST SRM 3161a同位素標準溶液的測量精度優于0.03‰(2SD,n = 81)。

圖1. 利用多元素混合標準溶液(各種元素濃度均為1μg ml-1)模擬實際樣品繪制的Sn淋洗曲線。(a)是AG-MP-1陰離子樹脂的淋洗曲線;(b)是TRU-Spec樹脂的淋洗曲線
利用該方法,我們標定了10種不同巖性的國際和國內巖石及沉積物標樣的Sn同位素組成(圖2),其中7種地質參考標樣的Sn同位素數據屬于首次報道。

圖2. 巖石及沉積物參考標樣的Sn同位素組成數據(結果用δ120/118Sn NIST SRM 3161a表示)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分析地球化學專業權威期刊《Geostandards and Geoanalytical Research》上,該研究受到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20YFA07148)的資助,。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