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廣西環江喀斯特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牽頭 ,聯合普定、平果、金佛山等國家喀斯特站共同編撰的《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叢書第一卷: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喀斯特區域生態系統聯網觀測技術規范》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該書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叢書第一卷: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規范充分考慮觀測指標體系的系統性和傳承性,在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CERN)、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CFERN)和國家、行業監測技術規范及標準的基礎上,突破發展以喀斯特地上-地下多要素、多過程長期定位觀測為主線,以石漠化風險與恢復成效、生態-巖溶碳匯、水土保持與水環境為主要內容的觀測指標體系,對喀斯特區域生態系統聯網觀測的目標任務、觀測內容、觀測指標、觀測樣地體系和技術方法進行了統一明確的規定,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美麗喀斯特”“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需求。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我國重要的科技創新基地之一。開展長期穩定規范化科學觀測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首要任務,也是獲取高質量、長期連續科學數據和開展聯網研究的基礎性工作。國家野外站觀測技術規范叢書的出版,將促進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的規范化建設與運行管理,將有效推動國家野外站觀測研究工作的長期穩定發展,并取得更高水平研究成果,從而為更好地發揮國家野外站科技平臺作用,支撐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助力實現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基礎性支撐。
????據悉,為進一步推動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的實施應用,近日在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舉辦了該規范的宣貫工作研討會。科技部基礎研究與科研條件司副司長黃燦宏、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中心主任劉曉晨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會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陳宜瑜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唐華俊院士、中國農業大學康紹忠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貴瑞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王艷芬教授、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王克林研究員等專家學者出席研討會,編寫組成員、生態系統野外站代表等近200人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會議。會議分為叢書發布和規范宣貫與應用研討兩個部分,有效加深了野外站工作人員對規范的理解,有助于促進生態系統觀測工作規范化發展。
叢書第一卷封面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