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豬禽動態營養需求與營養精準供給技術研究”順利通過中期檢查。項目中期檢查包括檢查交流會和現場檢查。
7月23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業生物重要性狀形成與環境適應性基礎研究”等3個種業重點專項交流會在北京召開。項目主持人黃瑞林研究員重點匯報了本項目的考核指標完成情況及已取得的代表性成果與成效等內容。項目自實施以來,已建立后備母豬培養新指標及關鍵培育參數,并構建多品系仔豬、生長育肥豬、黃羽肉雞、白羽肉雞、番鴨、北京鴨、京粉蛋雞等畜禽多階段生長曲線及養分沉積規律,并研究了不同養殖模式下豬禽能量、蛋白質與關鍵氨基酸的動態需求預測方程,初步建立營養精準供給技術。
9月11日,項目現場檢查會議在項目應用示范單位-廣西揚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項目專員、項目負責人黃瑞林研究員、課題負責人彭健教授、項目組骨干及廣西揚翔研究院譚家健院長等十余人出席會議。項目中期檢查專家組由來自河南農業大學、云南農業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4位領域專家組成。會議期間,專家組通過現場交流、豬場實時監控等方式重點對后備母豬營養需要量研究、妊娠母豬動態營養需求模型的構建、母豬節料增效精準飼養技術應用效果以及精準營養智能化設施設備等進行了檢查,并審閱了任務書和中期執行報告。
經過交流會與現場檢查,專家組充分肯定了項目組在階段性研究中的顯著進展,認為項目中期完成了預定任務,達到了預期目標。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豬禽動態營養需求與營養精準供給技術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牽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多家單位共同承擔。項目針對豬禽動態營養需求不明、種豬禽與子代營養傳遞級聯效應不清、母豬終身繁殖性能低下及營養精準供給研究滯后等問題,研究不同遺傳背景、不同生長階段、不同養殖模式、不同養殖環境條件下的豬禽生長曲線及動態營養需求,研發營養精準供給技術,最終確定豬禽動態營養需求以及配套的營養精準供給技術體系。
參會人員合影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