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夢然,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80后研究員,主要致力于推動深??茖W與工程技術的交叉融合。自2014年博士畢業進入中科院深海所,她先后隨“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下潛20余次,研究成果發表于眾多國際一流期刊,先后被授予海南省杰出人才稱號、安徽青年五四獎章。
與海結緣
她覓得自己最愛的方向
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而深海占海洋總體積的85%,那里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是一個永恒的“黑暗世界”。面對無邊無際的大海,面對神秘莫測的深淵,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太多的困難需要攻克。
2004年,杜夢然從安徽亳州考入中國海洋大學,選擇了自己鐘愛的海洋化學專業,自此開啟了與深海的不解之緣。“小時候父母帶我去北戴河玩,那時候才四五歲,第一次見到大海特別開心,想一直待在海邊。我從小很喜歡動手,就選擇到中國海大來讀海洋化學?!?/span>
△杜夢然
如果說主動追求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只是實現走向深藍夢想的第一步,那么2014年博士畢業后與中科院深海所一見傾心,讓杜夢然一步跨入我國大深度海洋研究的圣殿。彼時的深海所尚處于籌建期,雖然各項實驗條件還不成熟,但在杜夢然和同事們看來,我國走向深藍的步伐將由此開啟“加速度”。
“我們那時候是租了一個技工學校的兩層辦公樓,在實驗室里用稍微功率大一點的設備,還會時不時地跳閘;沒有科考船,我們去租借小漁船,在近岸的一些淺的冷泉滲漏點出海做實驗。”杜夢然回憶說,“后來深海所逐漸完善,人員越來越多,我們搬到正式的辦公樓、實驗樓,擁有了6500噸的科考船探索一號、探索二號,也是兩臺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的業主運維單位。條件越來越好,給我們帶來很多之前都不敢想象的科考工作?!?/span>
△2020年10月—12月,探索一號、探索二號雙船執行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
勇闖一線
她“巴不得一刻都不休息”
2018年12月11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南印度洋完成第100次下潛,這也是杜夢然至今無法忘記的瞬間。 在那片被西南季風籠罩的海域,大部分的時間,浪高超過4米、風速超過28節。而杜夢然和同事們也如同“深海勇士”一般,見證了我國載人深潛裝備的研發水平向前邁進一大步。
“這個航次我在海上連續工作了121天,對身體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那一天回收,涌特別大,在潛器內就能感受到。被拖曳纜拖到船尾的過程中,左拽右拽了很多次,這是我們船潛協作團隊第一次經受這么惡劣的海況下的回收工作。但哪怕被晃得很厲害,我們還是迫不及待地沖出潛器,非常興奮,巴不得一刻都不休息,立馬拿著樣品到船上的實驗室分析?!倍艍羧徽f。
△杜夢然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艙內工作
深海流體滲漏,是杜夢然的研究重點。最高溫可達400攝氏度的海底熱液從洋底噴涌而出,如同一個個煙囪,林立在大洋中脊和斷裂帶上;而在大陸架的邊緣,深埋海底的水合物發生分解,釋放出烴類氣體,就像噴泉一樣,形成2—4攝氏度的深海冷泉。這些,都是杜夢然眼中最壯麗的美景,也是眾多科研成果的源泉。
△2020年11月17日,探索一號、探索二號雙船全體科考隊員舉行“致敬深淵先驅 弘揚科學家精神”主題活動。
載人深潛器每次只能在海底停留8—10個小時;為了實現對深海長時間尺度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研究,杜夢然和團隊成員一起研發了系列深海原位高性能傳感探測設備及實驗系統。今年10月底,團隊完成大深度原位科學實驗站在海底的布設試驗。
潛入深淵
她愿做潛心科研的“深海勇士”
除了持續關注科學研究和工程技術研發,杜夢然還將自己的發現和所學毫無保留向大眾科普。在電視直播中,她向觀眾介紹:“我們這個下潛點是馬里亞納海溝弧前的一個4000多米的區域,我們很意外地發現這邊有一片白色的碳酸鹽……”;在科普活動中,她說:“這種白色碳酸鹽是由于俯沖流體在折返之后在海底堆積形成的,這一發現意味著在全球深淵俯沖帶,其實很有可能埋藏了大量還沒有被發現的碳……”
杜夢然希望, 能讓更多人認識深海,也讓更多的孩子們因為“想要看到”,而選擇深海科學。“小朋友能提出很多跟成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的問題,也是對我科研工作一個新的啟發。我很想能夠讓下一代早早地接觸科學、認識深海,選擇深海科學這項事業?!?
△在總臺直播中,杜夢然為觀眾講解科考新發現
杜夢然說,她很喜歡的一個詞就是“潛淵”——潛入深淵。這片未知的深藍如今或許是一團迷霧,但杜夢然相信,隨著我國在深海研究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終究會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西南印度洋熱液科考航次,杜夢然在船上實驗室進行熱液流體分析。
“人生就如同潛龍在淵,有高潮也有低谷。做科研最需要的就是待在自己小小的角落里,耐得住寂寞,抓住一件事情堅持做到底?!倍艍羧徽f,“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中國深潛人接力攀登深??萍几叻澹坏菍τ跇O地冰川之下的海洋,我們現在還沒有進入能力, 很期待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在極地下潛,因為這里,又將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來源:中國之聲 總臺中國之聲)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