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禮一行首先來到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慰問中科院扎根環江26年的扶貧干部曾馥平等一線科研人員。亞熱帶生態所黨委書記、環江站站長王克林詳細介紹了環江站面向西南喀斯特生態脆弱區,在生態環境保護基礎上發揮科技力量服務于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效。在下南鄉下塘村,白春禮一行實地考察種草養牛示范項目、喀斯特山區中草藥(山豆根)種植基地,與向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群眾代表親切交談,慰問科技幫扶脫貧農戶,關切詢問農戶產業、收入情況,對他們在科技扶貧工作幫扶下所取得的幸福生活表示祝賀,祝愿他們日子越來越紅火。在位于陳雙村的毛南、苗、瑤三民族易地扶貧搬遷點和民族團結示范村,白春禮與少數民族群眾座談交流,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
在中科院幫扶環江縣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上,曾馥平以“發揮人才和技術優勢,用科技助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成效顯著”為題詳細匯報近年來環江科技扶貧取得的成效、經驗及未來工作計劃。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委書記何辛幸、環江縣委書記黃榮彪分別介紹河池市、環江縣脫貧攻堅情況,并對中科院長期以來為河池市及環江縣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衷心感謝。
白春禮在講話中指出,在下一步科技扶貧工作中,要強化思想武裝,主動對標脫貧攻堅目標要求,進一步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思想基礎;要加強評估研判,不斷鞏固脫貧工作質量和成效,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保障;要立足長遠發展,把握科技扶貧特點,為國家戰略接續推進做好前瞻謀劃和積極準備;要堅持科技支撐,注重志智雙扶,充分激發貧困人口致富的內生動力。中科院將動員全院科研力量為環江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全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支撐。
全國人大民委調研組、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環江縣相關負責人,中科院辦公廳、科技促進發展局、科學傳播局、廣州分院、亞熱帶生態所有關負責人參加調研。
環江縣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區,土地資源匱乏而貧瘠。中科院堅持“綠色生態扶貧”和“特色產業扶貧”新理念,利用退化植被近自然改造、人工植被復合利用等技術,培育出經濟林果、中藥材種植加工和種草養牛等科技扶貧體系,為西南生態脆弱區的精準扶貧提供技術支撐和模式樣板。2015年,全縣尚有6.66萬貧困戶和19.56%的貧困發生率;2019年底,已有6.59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1.48%。
白春禮慰問曾馥平等一線科技扶貧同志
白春禮慰問下南鄉脫貧戶
王克林介紹環江站科研及扶貧工作進展
中科院幫扶環江縣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座談會現場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