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在中國科學院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舉辦之際,“科普進校園灣區百校行”系列活動之一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2022第三屆科普講解大賽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分黨組書記、院長陳廣浩出席會議并致辭,中科院廣州分院分黨組成員、副院長謝昌龍參加會議。
陳廣浩表示,今年5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深情寄語新時代的廣大共青團員要擔當民族復興重任,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勇當偉大時代的弄潮兒、爭當偉大理想的追夢人,爭做偉大事業的生力軍。
陳廣浩在致辭中勉勵參賽選手,要學習和大力弘揚南仁東等新時代科研工作者的崇高科學家精神,始終牢記我們是“國家隊”“國家人”,必須心系“國家事”、肩扛“國家責”,不忘科技報國初心,牢記科技強國使命,積極投身科普活動,不斷提升科普講解水平,吸引更多優秀學生投身科技創新事業,為科技自立自強不斷提供高水平、可持續的人才支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本屆科普講解大賽自2022年1月正式啟動以來,經過預賽的激烈比拼,來自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華南植物園、廣州能源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廣州化學有限公司等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單位的36名優秀選手進入了決賽。其中,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獲大賽優秀組織獎。
在決賽舞臺上,36位選手圍繞碳中和、碳達峰、海洋生態、地球化學、先進制造、生命健康等科學研究領域,巧妙應用幻燈片、動漫、聲像視頻等多媒體手段,生動有趣地講解科學知識。從基因組測序、甘蔗渣煉油、頁巖氣革命,新賣“碳”翁,到芯片的奇妙之旅,區塊鏈溯源冷鏈食品的秘密,……短短4分鐘的講解,選手們讓一個個科學知識變得淺顯易懂,現場評委和觀眾紛紛給予點贊。
經過一天激烈的角逐,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瑩、史桐雨、柳孜俐,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簡雅婷,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彭浩,廣州軟件應用技術研究院周嘉琳獲一等獎。本次大賽評委組由9位評委組成,他們分別來自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教育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共青團廣東省委員會、廣東教育學會、華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大賽評委組組長、華南應用微生物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郭俊研究員,代表評委組作總結發言。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5位博士將前沿科研成果帶到了現場,他們講解了新冠病毒“皇冠”下的秘密、一種復活滅絕生物的神秘力量、從長生不老到再生醫學等最新科研成果。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科學家講解了生物被膜,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講解了科學有效的補鐵方法,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講解了可燃冰,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講解了離岸流等知識。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青年科學家和科普志愿者,講解了荷葉效應、蟲咬的蜜果茶香、空氣污染的“吹哨人”等植物知識;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帶來諸多先進技術成果,有9名選手分別講解了骨質疏松的遇與防、生物3D打印、我給腸道菌群當房東、有“鋰”走天下、從碳基生物到石墨烯時代等熱點技術成果;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公司分別講解了自由基聚合、壁虎的小秘密、走進固相萃取的小世界等知識,帶領大家走近五彩斑斕的化學世界。
本次活動受到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人民日報、中新社、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國青年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南方網、大公報、廣東科技報、信息時報、新快報、廣州廣播電視臺等13家媒體到會并給予報道。本次活動還通過嗨科普APP等平臺,面向華南師范大學“華附聯盟”教育集團各學校進行直播。
會場
亞熱帶生態所參賽選手視頻連線回答評委提問
謝昌龍為獲大賽一等獎選手頒獎
郭俊研究員作大賽總結發言
嘉賓和參賽選手合影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