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發的波浪能浮標技術為支撐、由青島羅博飛海洋技術有限公司實施的“珠海廟灣海洋牧場示范區人工魚礁立體監測系統”通過了業主和專家驗收。
人工漁礁立體監測系統采用了廣州能源所自主研發的千瓦級“海星”和百瓦級“海聆”波浪能浮標原位供電技術,可實時采集水溫、鹽度、溶解氧、葉綠素、流速、流向、水下視頻等各類水文、水質和生態數據,并通過海島微波的鏈路傳輸至數據中心。用戶可通過手機端和電腦端實時查看各類監測數據和遙控監測設備。
波浪能浮標原位供電技術的應用,成功解決了大功率海洋觀測設備在孤立環境中電池更換成本高、持續供電難等問題,驗證了離岸無移動網絡海域下,通過波浪供電實現衛星視頻數據實時穩定傳輸的技術可靠性,構建了具備從海表到海底同步觀測、信息實時遠程傳輸的海洋立體觀測系統,實現了波浪能發電高效利用技術,與渾濁水下影像獲取、島嶼數據鏈接力等技術相結合的創新應用。
目前,廣州能源所現已完成多個型號波浪能供電浮標研發,并在海洋牧場、海洋觀測等多領域實現商業化應用示范,為我國現代化智能浮標開發和深遠海原位立體觀測提供了新的清潔能源供給模式。
現代化海洋牧場的波浪供電立體觀測系統示意圖
[video:新聞配圖(動態圖)AVI]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