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2023年廣州科技活動周科普“五進”系列活動走進華南師范大學附屬廣州大學城小學,生動有趣、別開生面的科普活動向學校1600多名師生普及了科學知識、弘揚了科學精神、傳播了科學思想、倡導了科學方法,也激發了學生們探索科學奧秘的熱情。
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受邀參加華師附屬大學城小學“點亮科學夢 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的科技節活動。科普基地流動展館布置了萊德利基蟲、震旦角石、布朗菊石、江漢魚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金、銅、鎢等金屬礦產礦石;水晶、冰洲石等精美的礦物晶體;火山彈、浮石等火山作用形成的巖石;碧璽、藍寶石等珍貴的寶玉石標本以及研究所在隕石坑、古人類等領域取得的重要創新性科研成果科普知識展板。
活動現場
同學們近距離探秘巖石礦物新世界,各類精致的古生物化石、礦物、金屬礦產等實物標本深深打動同學們,參觀學生絡繹不絕。“我們家里用的鎢絲燈的鎢絲就是從這種黑鎢礦里提取出來的,黃金是從這種金礦石中提取出來的,我們常說的石油是從這種烴源巖中提取出來的……”聽著科普工作人員對各種巖石礦物的介紹,一個個學生不禁驚訝地瞪大了眼睛。現場釋疑深入淺出,簡明易懂,充分調動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熱情,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地球、認識地球。
同學們近距離觀察和學習知識
此次科普進校園活動致力于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趣味十足的科普活動不僅讓孩子零距離接觸科技新成果,多維度學習科普新知識,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讓孩子們在科技探索中體驗快樂,提升科學素養。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