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在“世界六五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廣州市越秀區黃花小學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為主題,開展了“美好生態 詩意黃花——2023年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暨黃花小學生態教育節”的活動。來自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廣州能源研究所、南海海洋研究所和華南植物園等單位的15位科普老師參與了本次活動,學校為科普老師頒發“校外輔導員”聘書。
學校為科普老師頒發“校外輔導員”聘書
中科院廣州地化所3位科普志愿者參加了本次活動,給同學們帶來了《呼吸中的萬千世界》、《城市垃圾的“一生”》和《這里的春天靜悄悄》等與生態環境教育相關的科普報告。博士后傅玉珍給同學們講解了人們每天吸入體內的大氣顆粒物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并結合一個個小故事給大家展示了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和氣候環境的影響。碩士研究生李亞歡主要科普了垃圾焚燒發電的技術,希望同學們可以換一種角度看待“垃圾”與“資源”的關系,理解垃圾資源化利用的意義,消除對垃圾焚燒發電廠的“鄰避效應”,并形成對待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的科學態度。博士研究生王惟儒以DDT污染事件(《寂靜的春天》)為主線,從第一視角出發,讓同學們沉浸式參與污染事件的發現、調研與管控等環節,其間穿插采樣方案設計、實驗室安全、樣品處理方法、POPs概念等學科知識,引導同學們更全面地理解科學的兩面性和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傅玉珍講解《呼吸中的萬千世界》
李亞歡講解《城市垃圾的“一生”》
王惟儒講解《這里的春天靜悄悄》
學校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此次活動充分發揮了研究所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推動作用,不僅助力學校生態環境教育,而且也提升了孩子們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讓他們從小樹立“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一同營造和保護青山綠水的人類家園。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