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重點項目“喀斯特植被恢復與基巖風化養分釋放的互饋機制及其碳匯效應”項目實施方案咨詢會在長沙召開。咨詢專家組成員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傅伯杰,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春江,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于貴瑞,亞熱帶生態所研究員吳金水、陳洪松,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彭韜,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驥。項目負責人、參與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啟動會。會議由傅伯杰主持。
項目負責人、亞熱帶生態所王克林研究員首先從項目背景、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目標與內容、預期成果等方面對項目整體研究思路進行了匯報。亞熱帶生態所張偉研究員詳細匯報了項目實施方案。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緊扣南方喀斯特植被恢復和持續碳增匯的關鍵瓶頸,以碳酸鹽巖快速風化驅動的養分釋放作為喀斯特生態系統養分供給的突破點,有望推動喀斯特生態系統保護修復與碳增匯達到更新高度。同時,專家組就項目如何將微觀-宏觀尺度結合、物理-化學-生物過程對基巖風化的相對貢獻和過程機理、理論模型構建、實驗數據獲取和分析方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通過此次會議,項目組成員進一步明確了研究任務和工作重點,為項目順利實施奠定了扎實基礎。王克林表示,項目組將結合各位專家的意見建議對實施方案進行優化,確保項目高效實施。
據悉,該項目針對喀斯特多石少土生境植被可持續恢復的養分保障與碳匯能力提升問題,將基巖風化養分輸入作為破解植被可持續恢復與土壤養分限制矛盾的突破點,探明植被恢復過程中關鍵帶養分供給變化規律,闡釋根系-菌根真菌促進基巖養分釋放的作用機制,揭示基巖養分釋放驅動的植被、土壤及巖溶碳匯效應,提出生物網絡關鍵節點優化調控途徑,為喀斯特植被持續恢復和生態-巖溶碳匯協同提升提供科學依據。
王克林介紹項目整體情況
張偉做項目實施方案匯報
會議現場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