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作為人類腸道研究的理想模型,其腸道解剖結構、酶系統發育與營養代謝特征和嬰幼兒高度相似,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嬰幼兒配方奶及乳品蛋白功能評價研究。為應對當前嬰配粉精準設計中缺乏亞洲人群基礎氨基酸數據、蛋白質消化吸收機制尚不清晰等問題,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印遇龍研究員團隊聯合內蒙古乳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以及新西蘭梅西大學,圍繞亞洲女性乳汁氨基酸測定與中國嬰幼兒乳品蛋白營養評價研究方面開展系列研究。相關成果已分別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utrition(2023)和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25)等國際權威期刊。
在其中一項研究中,科研團隊采集來自中國75位哺乳期女性的乳汁樣本,基于多時間點蛋白酶解聯合非線性建模方法,精確測定乳汁中氨基酸含量,并通過仔豬模型進行真回腸消化率評價。結果表明,谷氨酸、天冬氨酸和亮氨酸是人乳中含量最豐富的氨基酸。在18種氨基酸中,胱氨酸和酪氨酸的消化率偏低。該研究首次系統建立了“亞洲女性人群的母乳氨基酸吸收譜”,為優化嬰幼兒配方奶粉中的蛋白質質量及必需氨基酸配置比例提供了精準數據支撐。
另一項研究則聚焦于α-乳白蛋白(α-La)與β-酪蛋白(β-CN)比例對嬰配粉消化吸收效率的影響。科研人員通過比較不同的α-La/β-CN配比的嬰配粉,評估其對氨基酸回腸可消化率與腸道形態的影響。結果顯示,高比例α-La/β-CN奶粉顯著提高了多種必需氨基酸(如色氨酸、賴氨酸、甲硫氨酸)的真回腸消化率,且對絨毛高度、隱窩深度等腸道組織形態無不良影響,展示出良好的腸道生理適用性和營養利用效率。
該系列研究突出了仔豬模型在嬰幼兒營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國嬰配粉產業精準營養配方設計和嬰兒食品標準體系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理論依據。
文章概覽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