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19日,中國科學院以“科技強國 科普惠民”為主題的第十五屆公眾科學日在廣州分院系統各單位順利舉辦。依托學科特色和研究優勢,各單位組織開展了開放科普場館、科普展覽、科普報告、科學探究等內容豐富和形式多樣的系列科普活動,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了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科學的關注和興趣。
南海海洋所重點組織了海洋生物標本館、海洋珊瑚礁生態修復實驗裝置、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等平臺對公眾免費開放,向市民展示了海洋科技成果、南海水文氣象實時監測系統、海上調查儀器設備、海底探測新技術及應用,并組織觀看了《探秘海洋科考》等影像片,現場工作人員并給與了詳細解說。
圖1 參觀海洋生物標本館(南海海洋所 供圖)
針對公眾關注的健康生活和食品安全、低碳經濟和創新發展等社會熱點問題,華南植物園組織開展了“嶺南園林植物的特色和資源開發利用”科普講座,向公眾普及有關園林植物及開發利用的研究成果知識,舉辦了《植物科學與您的健康》等科普知識展覽和“植物科學互動實驗課程”“探尋蝶戀花的奧秘課程”“植物園奇妙夜自然觀察課程”“一日游世界”植物奇觀科學導覽等系列體驗課程活動。同時,鼎湖山保護區開展了“物候觀測-帶著孩子解讀大自然”公眾科學日活動,利用物候知識,引導孩子們觀察自然,觀測自然變化,解讀自然語言。
圖2 奇妙夜觀現場(李斌 攝)
以“新能源 新認識”為主題,廣州能源所結合來訪公眾大多為親子家庭,開展了以孩子為主體的講解、游戲,以青少年為獨立個體的能源知識問答和家庭為單位的模型組裝比拼的活動。另外,還參加了在廣東實驗中學天河附屬學校會場活動,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公眾,展出了系列新能源模型和老少咸宜的游戲環節,活動為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職業的公眾進行了新能源科普。
圖3 孩子體驗“海島獨立可再生能源系統”(李揚 攝)
廣州地化所重點組織了有機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標本陳列館等對公眾開放。同時邀請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謝先德、同位素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張兆峰分別作了“天外來客—隕石和隕石撞擊坑”和“月球形成與我國探月工程”的科普報告,現場反響熱烈。廣東廣播電視臺南方衛視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圖4 參觀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州地化所 供圖)
以豬年話豬:我與豬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為主題,亞熱帶生態所組織開展了觀看海歸院士養豬記視頻、“走進二師兄”科普報告、互動體驗、有獎問答及圖片展等形式的活動。在互動體驗區,通過“抱抱小豬”環節,讓小朋友仔細辨別2種不同類型小豬異同點;通過“一起喂小豬”環節,選取不同食材,了解豬飲食偏好;通過“顯微鏡觀測豬腸道形態結構”,獲知消化功能差異。
圖5 一起抱小豬 (亞熱帶生態所 供圖)
以“科學一起嗨!愛上生物,改變世界”為主題,廣州生物院組織開展了科普講座、開放實驗室、互動實驗室以及科普游園多項活動。賴良學研究員給大家上了一堂關于基因編輯克隆動物與人類健康的精彩講座,整天與病毒打交道的科研助理羅佳則帶領小朋友進去“病毒的小小世界”。活動現場,探秘鼠小弟的家,觀察五顏六色的腺病毒,觀摩尿液細胞提取全過程,平日里看似神秘高大上的實驗室均向公眾開放。而在科普游園區,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切片、草莓DNA初提取、各種形式的鳥巢等展位吸引小朋友們駐足圍觀。
圖6 現場排隊觀察中,科學家的穿戴很酷(廣州生物院 供圖)
以“科學·教育·創新”為主題,突出“科學與教育融合”特點,深圳先進院舉辦了十余場科普活動,涵蓋不同年齡層的“中科科普體系”,針對學齡前兒童設置了“和我一起修化石”、“食物中的科學”等淺顯易懂的趣味課程,針對初中生的“科學草坪”活動將課堂搬進大自然和科學發現現場,以小課題的形式探究土壤呼吸的特性。此外,還邀請到了院內學術“大咖”,為成年觀眾帶來“我們身邊的交通大數據”及“我們為什么會上癮”兩場科學前沿報告。同時,還組織了重點實驗室開放和最新科技成果展示、中科機器人、中科創造力等活動,啟動了“2019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創新科學大賽”和“南山少年創新院”授牌。
圖7 體驗科學趣味課(深圳先進院 供圖)
中國散裂中子源組織開展了自己的第二次公眾科學日活動,散裂中子源地下隧道及相關工作區域面向社會開放,共有將近6000名各界公眾入園,與這座被譽為“國之重器”、“超級顯微鏡”的大科學裝置近距離接觸。同時,還舉辦了 “中子散射原理及運用”、“中國散裂中子源加速器的構成、工作原理以及目前運行狀況”、“硼中子俘獲治療消滅癌細胞”以及 “神秘的繆子” 4場科普知識講座,四位科學家結合自身研究,與現場聽眾做了深入淺出的分享。
圖8 活動現場(中國散裂中子源 供圖)
SELF格致論道講壇SELF+Guangzhou系列首登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以“灣區創響”為主題,邀請來自散裂中子源、天體物理、腦科學、建筑材料和人工智能領域的5位嘉賓,以求知的科學精神,分享各自領域的科研進展和成果。現場聽眾即可感受到中國散裂中子源這一“國之重器”重大科技支撐作用和建設背景,又跟隨科幻大片打開想象力,看到背后的科學探索精神,了解腦電波的信號密碼和自控力的研究成果。SELF+Guangzhou系列,是SELF講壇在廣州定期落地的系列活動,由廣州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主辦,聚集粵港澳大灣區的高端科研資源,為灣區民眾打造前沿、生動的科學文化思想交流講壇。
圖9 SELF+Guangzhou活動現場(廣州網絡中心 供圖)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