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中科院廣州分院聯合海南省科技廳在海南海口召開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暨2020年中科院駐瓊創新平臺工作研討。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副院長謝昌龍,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詹文歡,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黨委書記段子淵,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國章成、廳長謝京出席座談會。
當天上午,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由吳創之院長、國章成書記共同主持。中科院廣州分院海南辦事處主任李春翔匯報了“十三五”院瓊科技合作情況;海南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處長黃子松介紹推動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建設事項;海南省科技廳基礎研究與重大專項處處長趙同建介紹文昌國際航天城建立中科院科學城的運營模式和體制機制等。
會上,雙方就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中科院科學城建設、中科院STS(科技服務網絡計劃)區域重點項目合作等內容展開探討。雙方表示將不斷密切科技創新合作,積極發揮中科院科研優勢,推進海南科技創新研究,推動落實《中國科學院海南省人民政府科技合作協議書》,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
當天下午,在中科院駐瓊創新平臺工作研討上,中科院廣州分院組織院屬駐瓊創新平臺學習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和政策》《南繁科技城暨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產業規劃》等。同時中科院駐瓊創新平臺相關負責人就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需要海南省相關廳、局、市、縣協調支持的事項,與海南省科技廳、發改委、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農業農村廳、工信廳以及海口、三亞、文昌等部門進行交流。
吳創之在講話中感謝海南省科技廳長期以來對中科院各駐瓊單位的大力支持。他表示,截止目前,中科院駐瓊科技創新平臺27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他強調各駐瓊單位要抓住海南省自貿區(港)建設的歷史機遇,結合海南地方需求,整合研究所的力量,共同凝聚科技力量,促進院省科技合作,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在瓊轉移轉化。
國章成感謝中科院駐瓊單位對海南自貿區(港)科技創新發展的大力支持。他提出,盡快推動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在海南實體化運行,共同構建符合海南生態環境的農業發展模式,探索科技成果產業化新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示范,打造“海南制造”產業品牌,促進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現海南南繁產業快速發展。
謝京表示,“十三五”期間,中科院為海南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海南有豐富的科研資源,希望這些科研資源盡快轉變成海南的科技創新資源,帶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解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海南的產業布局已經非常清晰,大有作為,與中科院有廣泛合作空間,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省部合作。
“這是一次務實、高效的會議,雙方坐在一起,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就目前合作中存在的問題,現場研究提出解決方案,同時對未來“十四五”合作工作提出了設想。”謝昌龍指出,“十三五”期間,院瓊合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圍繞國家戰略—海南自由貿易區(港)建設,與海南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10多項。圍繞海南省“陸海空”發展戰略布局,院、所科技創新平臺進駐或與海南共建創新平臺。未來,院瓊合作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按照“國家重要、海南需要、研究所必要”的合作原則,進一步聚焦重點,凝煉目標,謀劃好“十四五”院瓊合作工作,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截止目前,中科院駐瓊科技創新平臺27家,其中整建制研究所1家、當地事業單位法人6家、野外臺站11家、共建海南省實驗室1家,合作平臺3家、派出機構1家,當地企業法人4家。這些科技創新平臺已成為院地合作的前哨和支點,及時反饋了海南的區位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融入中科院科技資源,在加強院地科技合作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橋梁作用。
2016年以來,中科院駐瓊科技創新平臺在申報海南省重大、重點科研項目,開展核心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方面,累計承擔海南省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批準立項16項;承擔海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及其他性質科研項目120項,為“十四五”院省科技合作奠定基礎。2016年至2019年,中科院單位在瓊參與或承擔的科技項目中,累計獲得海南省科技進步獎10項,獲獎單位7家。
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中科院國家科創中心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中科院北京分院科技創新辦公室、中科院駐瓊各單位、海南省科技廳,以及海南省有關市、縣負責同志50多人參加了會議。
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吳創之致辭
海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國章成致辭
海南省科技廳廳長謝京講話
中科院廣州分院副院長謝昌龍講話
院瓊科技合作座談會現場
中科院駐瓊創新平臺工作研討會現場
(攝影 朱漢斌)
附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