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昌龍(右二)一行在海南昌江實地察看面源污染成果合作情況
與昌江縣政府、企業召開成果推廣交流會
謝昌龍一行在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了解建設進展
謝昌龍一行在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所科考碼頭了解情況
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進行座談交流
在昌江黎族自治縣,謝昌龍一行來到位于該縣十月田鎮的雪古麗共享牧場,實地察看當地企業與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合作的面源污染處理技術現場情況。同時與昌江縣政府、當地企業召開了院地合作成果推廣交流會,就水生植物、面源污染治理等成果技術情況進行交流,洽談合作發展意向。
在交流會上,相關人員聽取了面源污染治理項目研發情況與產業化應用情況,以及該技術成果在瓊適應性種植情況的介紹。與會人員對面源污染治理成果在瓊擴大示范與推廣可行性開展研究討論。
據了解,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歷經10年研究農業農村污水的高效生態處理方法,首次發現綠狐尾藻濕地具有去除污水中有機物和氮磷等能力強、生物質產量高并可作為優質飼料的特點。去年綠狐尾藻在昌江縣試種成功,種苗數量從3000多株繁殖到30000多株。
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謝昌龍一行先后到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所科考碼頭實地了解建設情況,并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鄭曉雙等人進行座談交流。謝昌龍對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建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對三亞市大力支持中科院駐瓊單位的表示衷心感謝。
座談會上,雙方討論了中科院進駐科技城單位建設進展情況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三亞中科海洋研究院、中科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三亞豬種質源創新研究院、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有關負責人就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等部門進行交流。
據了解,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位于海南省三亞市西部,規劃面積為26.1平方公里,重點打造“一港、三城、一基地”(南山港、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科教城和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是三亞市重點推進的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12個先導項目之一。
(朱漢斌 攝影)
附件下載: